返回

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2章 你这小子,到底要送什么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驿站收入,在即墨大展拳脚,可这驿站毕竟才短短不到几个月,收入硕大,但支出也是不可小觑!”

    “浙东在造船出海,大明宝船的拨款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。”

    “北疆在建长城,虽然可以用俘虏做徭役,但木材、大理石等等,都需要朝廷拨款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全国的各官道,需要重新修路,朝廷和地方官吏的俸禄,预备天灾人祸的支出,这些.…哪儿不需要钱?”

   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,朱元璋当的是大明帝国的家,这日子过的紧巴的很,他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朱雄英是不知道的。

    他一直以为师尊提出来的驿站,会缓解朝廷财政负担,可他没想过,国朝有钱之后,也要加速民生建设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其实还有许多事朱元璋都想做,譬如提高识字率,发展人口规模,普及医疗设施等等!

    只不过钱不够呀!

    “那.…国库还有多少钱?”财政数据向来敏感。

    汤和都没资格在此处听,他闻言,干咳两声,洋装尴尬的道:“咱这肚子,吃坏了,得要去茅房一趟,你们聊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点头:“噢。”

    他浑然不知,汤和这是在避嫌。

    他没资格讨论这件事,能讨论这事的,除了当朝六部尚书还有朱元璋之外,有且只有朱雄英朱标马皇后三人!

    等汤和离去,朱元璋才看着朱雄英,开口道:“现在朝廷国库结余银两,不过勘勘一百五十余万两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愣住了:“这么少?爷爷,您老不会是弄错了吧?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了点朱雄英的脑袋:“你这孩子,朝廷能弄错这事儿?咱说的是结余,有这么多已经不错了!”

    “往年,吗可都是负数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朱雄英挠挠头:“这负数是啥意思?”

    朱元璋叹口气,道:“每年年关之前,朝廷需要给各地方州府、还有朝廷各部、司、监出一笔预算。”

    “抛开这些预算之后,国库真正能结余下来的钱,那才是盈余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百五十余万是真正的结余。往年,咱朝廷可都要寅吃卯粮,拖欠官吏的俸禄,等来年收缴了田税款,才能支付他们的俸禄,所以今年已经很不错啦。”

    朝廷真正的难处,许多朱元璋都没和朱雄英说过,这些都是大战略决策。

    以前朱元璋教朱雄英,都单对单指出具体事件,笼统的国势走向,他很少会告诉朱雄英。

    先学会爬,在想办法学会走,他要见朱雄英的根基给打硬了,才开始慢慢告诉他大明大战略大国运的发展。

    朱元璋这么一说,朱雄英便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额!这么说来,实际这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也不能随便动,也是需要防范来年有可能的天灾人祸?”

    朱元璋欣慰的道:“举一反三,说的不错!所以朝廷的财政实际还是处于严重的凋敝之状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失落的哦了一声。

    看来想问朝廷要钱造船的想法,彻底落空。

    打铁还需自身硬,想发展交趾,想获取财政收入,还是得想办法从交趾入手。

    朱雄英深吸一口气:“没关系!先将吴桢给我用就是!”

    朱元璋笑笑:“哈哈哈,这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知道,这吴桢为何会从东南调回来?”

    朱雄英失声道:“爷爷,该不会是….您老想要用他?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头:“没错!所以你的眼光和咱如出一辙!”

    朱雄英叹口气:“那完了,我本想以我的名义授之以鱼.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目露精光:“咱还能不知道你想啥?想用人,就得给点恩德,恩出于上的道理,是咱手把手教你的!”

    “小子,你做的不错,你这想法,你且安心,他吴桢是你的人了!”

    朱雄英一喜,急忙走到老爷子身后,忙不迭殷勤的给老子捏着肩膀:“真的嘛?那感情….呵呵,谢谢爷爷咯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无语的白了他一眼,没好气的道:“你这孩子!要不要这么现实?啊?给咱好好捏捏,肩膀酸的很呐!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朱雄英不断点头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。

    汤和恰好赶着时机,走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哟哟哟!这咋还孝顺上了呢!”

    汤和嫉妒的看着给朱元璋捏肩的朱雄英,好一对爷慈孙孝的场景呐!

    朱元璋得意的道:“咋样?养儿养孙,为了啥?不就为了这么?咋地?你家几个孙娃不给你捏肩?”

    汤和恼怒道:“莫提了,他们要有这心,咱做梦都能笑醒。”

    “诶?雄英,你若不嫌弃,要么认咱当干爷爷?咱也疼你,如何?”

    朱元璋破口大骂:“你可拉几把倒吧!你不配!”

    汤和: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雄英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呵!莫将主意打到咱大孙头上

第142章 你这小子,到底要送什么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